第(3/3)页 李泰闻言,注视着薛仁贵开口说道。 「姐夫,大哥是不是有口谕,不准父皇随军出征?」 李泰多聪明啊,迎接薛仁贵三人的时候,早就已经打探清楚了,大哥并没有阻拦父皇,前往北大陆的口谕。 薛仁贵自然实话实说。 「回殿下的话,陛下并未有此口谕,只是交代我们三人,若是太上皇随军出征,务必要保证太上皇的安危。」 李世民闻言,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还是自己的好大儿,理解自己啊。 李世民还真担心,万一真有口谕的话,自己还真让薛仁贵三人为难。 眼下形势一片大好,李世民立即趴在地图上,开始询问起来。 对于北大陆的地形图,薛仁贵三人,不说了然于胸,也基本知道的八九不离十了。 对于李世民的询问,薛仁贵三人逐一解答。 让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起来。 由此可见,自己的好大儿,这一次是势在必得啊。 「仁贵,岳父忘记问了,此次你们三人,共计带来多少将士?」 「回岳父大人的话,共计一千六百人……」 薛仁贵话音落地,李世民郑重的点点头,开口说道。 「已经不容易了,眼下不仅仅是西域,吐谷浑,吐蕃,高句丽需要驻军,波斯和大食尽皆需要驻军,再加上南大陆这些随行的将士们。」 「四通八达的铁路线,需要将士们出力,南水北调之工程,不管是扬州线还是汉口线,肯定少不了将士们的身影……」 「说实话,真是难为了他了……」 「若是换成任何一人,也是万万不可能做到的。」 李世民属实是肺腑之言,这么大的摊子叫到他手里,估计他会头疼的彻夜难眠。 「青雀,一定要好好治理南大陆,尽可能的,将更多的资源送去大唐,既能帮你大哥一把,也算是为南水北调之工程,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儿臣谨遵父皇口谕,儿臣一定亲自吩咐下去,将最好的各种物资,尽数运送到大唐东海岸。」 李世民闻言,欣慰的点点头。 转头注视着薛仁贵开口说道。 「仁贵,你们三人可知,北大陆一旦攻下后,谁会主政此地?」 李根的信上已经明言,让李治管理北大陆,这一点让李世民颇为疑惑不解。 因为,李治现在还是太年轻了,为何不用早已经成年的李恪呢? 所以,李世民打算在薛仁贵三人口中,探听一些内幕消息。 「岳父大人,陛下口谕,让晋王主政北大陆,吴王殿下另有重用。」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遵旨而行吧,大不了,寡人这把老骨头,在北大陆多住上几年。」 「仁贵,何时出征?」 李世民将出征二字,说的那叫一个铿锵有力,让书房里的人,齐齐浑身一震。 「回岳父大人的话,陛下口谕,宜早不宜迟,因为马上进入冬季,北大陆冬季非常之寒冷,对我军大大不利。」 「不过出征前,需要李淳风仔细观测天象,确定近期内没有飓风后,随时可以挥师北上。」 「好,来人,传诏太史令李淳风。」 李淳风闻讯快步往书房走来,接风宴上,李淳风因为没有和王玄策,席君买同坐一席。 非常遗憾,未能和二人好好畅谈一番。 当年在轮台城的时候,李淳风和王玄策,席君买,结下深厚的友谊,第一次南大陆之行,王玄策和席君买也和李淳风同船而行,让友谊的小火花,越发的碰撞的热烈了起来。 没曾想,二人来了这么长时间了,李淳风一直未曾找到,合适的叙话的机会。 「臣,李淳风参见太上皇,太后,魏王殿下。」 李淳风踏足书房之内,恭敬的施礼拜见。 「淳风,速速去观测天象,看看近期有无飓风来临。」 李淳风恭敬的领命而去。 王玄策和席君买齐齐站起身来。 「太上皇,当年首次前来南大陆时,末将曾经跟随太史令学习过天象,今日机会难得,请求太上皇,让末将前去观摩学习。」 王玄策和席君买话音落地,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善,大善,若是你二人能够学好天象,对大唐来说,不失为一件幸事,去吧,去吧……」 王玄策和席君买,恭敬的施礼谢恩。 跟随李淳风,一起往书房外走去。 简易的气象观测站,就在城外不远处。 做为世界上气象界的鼻祖,李淳 风观测天象的本领,属实让人惊叹。 三人步行而去,之所以步行,因为可以多叙话片刻。 刚刚书房里的气氛太过压抑,让出来后的王玄策和席君买,长舒一口气。 一路上,李淳风得知长安城的种种变化,脸上的表情也是越来越精彩起来。 当听闻南水北调工程的时候,李淳风一个立足未稳,差点跌倒在地。 阔怕,实在是太阔怕了。 新皇,比自己和袁天罡预测的,还要阔怕许多。 大唐盛世,真正的盛世,就要到来了。 三人抵达观测站,李淳风直接邀请,王玄策和席君买,进屋饮茶。 原来早在今日早间,李淳风已经观测过天象了,近期不会有飓风等恶劣天气。 王玄策和席君买自然不会出卖李淳风,毕竟李淳风此举,是为了能和二人叙叙旧。 三人围坐在一起,边饮茶边叙旧。 一直到日落时候,方才往回返去。 「启奏太上皇,微臣仔细观测天象,近期风平浪静,无飓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征兆。」 李世民听闻李淳风的话,非常高兴的点点头。 「好,既然如此,宜早不宜迟,明日寡人便率军出征。」 李世民太想尝尝,当元帅的滋味了。 「青雀,吩咐下去,准备篝火盛宴,父皇还欠仁贵一只烤全羊呢。」 当天晚上,李世民说到做到,真的为薛仁贵烤了一只全羊。 众人举杯痛饮,大口吃肉。 最后更是全部伶仃大醉。 真应了那句话,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