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汉口。 地处长江西北,汉江以北的地域。 东南隔长江与武昌相望,西南隔汉江与汉阳相望。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重要的商贸,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更是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有楚中第一繁盛处之称。 古时的“天下四镇”“天下四聚”。 尽皆都有汉口的名字。 房玄龄和杜如晦,皆是首次踏足汉口。 二人无法想象,在这远离京城长安的偏僻之地,竟然有此繁华一镇。 房玄龄和杜如晦,带领三位皇子,已经在汉口居住了半年多了。 说是居住,更多的时间,是用在南水北调工程之上。 半年里,数千挖掘机,推土机和装载机,日夜不停的操作着。 数十万的将士和百姓,更是日夜轮换着,抛汗水,洒热血。 一座大唐最大的蓄水库。 也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蓄水库,终于即将竣工。 半年多来,李长安,李吉和李祥,全部晒的黝黑。 身上的王服也早已破烂不堪。 若非是头戴王冠,没人会相信,这三位少年,便是当今天子的皇子。 “玄龄,有了这么大的水库,汉口这里,再也无需担忧,来自长江和汉水的水患了。” 杜如晦站在坝口,成就感满满。 “太师,太傅……” “接下来,是不是就在这汉水和渭水之间,挖沟造渠了?” 李长安手持地形图而来,手指所向,正是汉水和渭水之间的空旷之地。 房玄龄和杜如晦,满意的点点头。 李长安虽然年幼李吉和李祥几岁,可是却让房玄龄和杜如晦,依稀看到了当年陛下的模样。 “太师,太保,连通汉水和渭水,必须穿越秦岭……除此之外,别无它路。” 李长安话音落地,房玄龄和杜如晦,齐齐瞪大眼睛,往地图之上看去。 刚刚还颇有成就感的二人,突然间感到,和横旦在汉水和渭水之间的秦岭相比,修建一座水库,简直不堪一提。 难,太难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眉头,都紧皱起来。 跨不过秦岭,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如何跨过秦岭? 水往低处流,根本没有办法,让汉水迎山而上。 “长安,你有何见解?” 房玄龄自然想借机考验考验,这个嫡皇子。 “太师,学生以为,没有其它捷径可走,只能择一处峡谷凿穿它,或者是炸毁它,亦可以利用人力,搬空那处峡谷……” “即便是搬空峡谷后,学生以为山底下的挖渠难度,肯定是非常之大,山石坚硬无比,若无意外,山底下的岩石亦是如此……” 房玄龄闻言,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长安,你说的非常好,眼下看来,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老夫在陛下面前立下军令状,五年为期,贯穿汉水和渭水。” “现在看来,怕是要让陛下失望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尽是一脸沧桑之色。 当初看到陛下旨意,南水北调之工程,让二人浑身热血沸腾。 二人连夜写下请战书,愿用生命里的最后一点热血,奉献给南水北调之工程。 “克明,余生我们还能看到,汉水和渭水相通的那一天吗?” 房玄龄的话,让杜如晦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秦岭。 横旦南北,不但海拔高,而且几乎没有峡谷可言。 绵延千里,根本也没有绕行的余地。 “玄龄,一切尽力而为吧……” 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原本高大挺拔的身影,在夕阳下,竟然显得句偻了许多。 李长安鼻子一酸,开口说道。 “太师,太傅……” “还有四年半的时间,学生以为,咱们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 李长安话音落地,房玄龄和杜如晦,不约而同的挺直了腰杆。 “长安,有何见解?” “太师,太傅。眼下水库已经竣工在即。” “您们看,在汉水和渭水之间,除了秦岭之外,两边的空旷之地并不遥远。” “也就是我们接下来挖渠的进度,其实算下来,耗费不了太长的时间。” “学生还发现,所有机械设备,全部投入到水库建设中时,因为拥挤和分配不当,导致很多时候,挖掘机出不去,装载机进不来的问题,导致我们进度慢了许多……” 随着李长安的话,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眼睛越来越亮了起来。 他俩没有想到,李长安竟然发现了诸多问题。 “太师,太傅。我们北上之时,所有机械设备兵分两路,一路在秦岭以南,一路绕道北上。” “我们先选中最适宜贯穿打通的峡谷地段,如此以来,南北皆可,同时开始挖渠开工了。” “秦岭南北,以机械设备为主,百姓为辅。” “所有将士们齐心协力,攻克秦岭峡谷。搬运下来的石头,无论是南北,都可以借助南北的装载机运走……” “南北分开而动,可以最大限度的将机械设备运转起来,避免因为拥挤,造成进度缓慢的现象。” “学生相信,挖渠进度会大大加快。” “学生也相信,四年半的时间,只要数万将士们齐心协力,面前即便是秦岭,我们也能将他搬开……” “父皇交给我们的任务,一定可以完成。” “学生也相信,一旦大军开始移山的消息,在附近百姓中传开,整个关陇大地,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相助。” “太师,太傅,学生以为,或许我们可以提前完成任务……” “学生也坚信,太师和太傅一定会看到,汉水入渭水……会看到整个关陇大地百姓们振臂欢呼,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 呼! 呼! 房玄龄和杜如晦,齐齐双眼火热的看向李长安。 妖孽啊,又是一个妖孽啊。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这份胆识,这份见识,这份谋略! 活脱脱的一个小李根再现。 特别是他刚刚手指地图,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气度。 颇有王者之风范。 呼! 呼! 房玄龄和杜如晦,齐齐激动的连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临行前陛下口谕,让他俩为大唐教导一位太子。 这还用教导吗? 眼前这位,妥妥的不二人选啊。 只是为何,李长安平日里一直不显山露水的,关键时刻才让房玄龄和杜如晦刮目相看。 房玄龄和杜如晦,自然没有心情去纠结这样的问题了。 眼下最大的困难局面,几乎是无解的困境,已经让李长安给解开了。 事关南水北调之工程,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返回汉口的房间之内,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番商议过后。 二人联名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现在不必了。 有赵四和冯五跟随,直接飞鸽传书就成。 太极宫。 显德殿里,李根和往常一样,主持朝政。 如今因为下派官员甚多,都是事关南水北调工程,和四通八达铁路线工程的督办事宜。 所以,朝堂之上的官员数量锐减。 连往常的三分之一数量都达不到。 就在朝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李根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声音。 “恭喜宿主,南水北调汉口线,建设完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人工水库。” “特奖励电动钻十万,挖掘铲十万,大型岩石粉碎机两台,大型货车两辆,中小型发电机各十台。” 李根闻言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没想到,房玄龄和杜如晦的进度如此之快,而且还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惊喜。 系统也足够给力啊,一个人类史上最大的水库,竟然奖励的物品,如此之丰盛。 突然,李根双眼闪闪发光。 这些奖励的工具,好像都是汉口线急需的。 秦岭! 这是一个横旦南北的超级大家伙,也是连接汉水和渭水的必经之路。 李根为此不止一次的头疼过,除了开山,根本别无他法。 若是开山的话,耗时之久,实在是难以估计。 李根原本以为,神秘任务只有全部完成以后,才会结算奖励。 看来,自己有点小看系统的气度了。 人工可操控的电动钻和挖掘铲,正是最佳的开山利器。 再配合大型粉碎机,现场即可将岩石粉碎成颗粒状。 下朝后,李根大踏步的往御书房而去。 当然是要给房玄龄和杜如晦,修书一封。 “陛下,太师和太傅,飞鸽传书。” 李根刚刚在御书房坐下,程安生手持一封书信而来。 现如今,程安生已经和李茹,按照大唐礼仪,举行过了定亲仪式。 严格意义上,程安生可以称呼自己为岳父大人了。 既然这小子不改口,李根自然也不好意思,让其改口。 再说了,自己眼下还年轻的很。 岳父大人,岳父大人。 李根也担心自己被喊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