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坐拥宝山不自知-《醉枕美人》
第(2/3)页
听到李御的问话,公孙茂的手停了一下,想到了什么,斟酌了一下回答道:“卓氏手握我大赵八成民间铁器制造,与郭氏、乌氏同为我大赵三大豪富。然郭氏、乌氏以军器为主,皆与我大赵朝堂、军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唯有卓氏乃是以民器为主,其生产之铁器售往各国。而铁器途径边关,必需城尉之令方可运往各国,因而卓氏与我城卫府关系最为密切。”
“原来如此。”
公孙茂的话让李御知道了那两千金的来历,原来这卓氏靠的是把铁器销往各国的买卖,大赵铁器名扬列国,难怪光靠经营民间铁器的卓氏在财富上能与另外两家争雄。这赵国民间的铁器可是极为低廉的,而且赵国的畜牧业更为发达,农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了鼓励民间的农业发展,赵国朝廷特地下令,民间铁器不可过一分之利,这几乎是一种薄利,即便全部垄断,也不可能成为天下富豪要知道这年头的铁器质量可是极为jīng良的,不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要不然那是要祸及家人的,几乎每一件铁器都是能使用两年以上,期间商家还要免费保修。如此更新换代的长久时间和服务期限,赵国新近开垦的农田又不会很多,哪里能赚多少钱财。
“那列国往来之物,是否都需要我城卫府允准?”想到一个情况,李御的眼中冒出无比闪亮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条赚钱的康庄大道就在他的脚下。
“按我大赵律例,确实如此。唯有我邯郸城卫府之令,列国商贾才可自如来往于我大赵各地。不过邯郸城卫府人手不足,其余郡县批复的通文,除了关乎军械战马之外,城卫府也是认同的,只是在入邯郸城之时要缴纳一笔额外的税赋。”能坐在司城令位置上十数年,公孙茂的心思很是通透,隐约猜到李御心中的想法,便一五一十地说出那些默认的规则。
“嗯。”
听了公孙茂的解说,李御的思想一下子开阔了,他发现自己真是坐拥金山而不自知。按照公孙茂的说法,那就是现在的邯郸城卫府就是后世的商务部,权力却比之商务部大了不少,控制着赵国境内所有的交易。身在此等官位,竟然还要为钱发愁,李御真是觉得他自己蠢到家了,他丝毫没有记得是他自己太过懒散,根本就没了解过城卫府的职权。
“司城令还有何事?”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李御看着依然站在那里的公孙茂,疑惑地问了一句。
“下臣告退。”还以为李御有什么事情吩咐他,听到对方的话,公孙茂郁闷不已,躬身一礼告退。
亲自把公孙茂送到大厅之外,李御回到席案之前,正要吩咐胥安过来,却临时打消了念头。
无语地摇了摇头,压制住那股冲动,李御发现他自己有点想当然了。有了城尉的权力,手中还有这军队,他完全可以组织一支商队,往来各国,倒腾各类物资,心黑的话甚至可以垄断其中一些物资。只是李御却发现他现在手里根本就没人可以来主持这种商队,他手下的基本上是军中翘楚,让他们杀敌可能是一把好手,但让他们去经商,简直就是骑马去渡海。
思考了一番,李御便察觉到他现在实力的薄弱,邯郸城内的哪一个贵族和豪富之家没有他们自己的一摊生意来维持各府的开支。据他所知,平原君就是垄断齐国销往赵国的盐业,才有偌大的财富,而国内的各行业都有赵国的贵族插手,他一个新人突然伸手进去,可能就得罪了一大片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