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矿泉水厂(求推荐)-《金珠传说》


    第(2/3)页

    “需要多少人?”李东文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姜海波:“用不了多少人,三班倒有八九十人就可以了,都是自动化生产线。”

    才用这么点人?李东文登时兴趣锐减。

    秦伟民赶紧说:“有了自己的水厂,起码解决了公司内部用水的问题……”

    “这个水厂,能不能搞大一点?”

    姜海波说:“可是,我们的泉水流量有限啊,还要给下游留一些的,不能全截断了啊?”

    水量不足?太小意思了。

    “你们按照扩大十倍设计吧,这个水量,我观察了一下,今后会更大的。”李东文抬手指了指眼前的溪流。

    李东文掐指一算,如果每秒径流量1立方米,每天就有8万6千多吨水了,每天截留1000吨,就跟没截留一样。

    秦伟民和姜海波得了这么个指示,立刻安排人筹建矿泉水厂去了。

    大西北,就是这样,一车车牛羊运出去,换回来一车车矿泉水运进来。水,在这里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是稀缺资源。

    上泉乡和下泉乡,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曾经是有过泉水的。今年,消失多年的泉水重新开始流淌,让当地很多老人都喜极而泣。

    他们刚开始还以为,是去年的大雪引起的,化过雪之后,这泉水就会再次消失。如今几个月过去了,泉水依旧汩汩流淌,不但一点消失的迹象也没有,这几天的水量好像又大了一些。

    铜城电缆厂。

    位于铜城的西郊,三十多年的老厂子,也算历史悠久了。

    李东文到来的时候,项目组的成员正在厂里的工作组一起,进行资产评估。

    厂区占地五百多亩,但是有三百多亩已经“私有化”了,成了生活区,盖了职工家属楼,分给了个人。剩下的生产车间,库房,厂房等,只有两百多亩,这部分才是要改制的国有资产。

    李东文当初以为,电缆厂,无非就是个生产铜线的嘛,走进车间一看,立时有些眼花缭乱。这工艺还蛮复杂的嘛,产品规格也五花八门。

    电缆厂的现任厂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许金泰,是个“电二代”,父母都是电缆厂的退休老职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