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新型创可贴(求推荐)-《金珠传说》
第(2/3)页
但是,李东文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追求的已经不是利润了,只要公司有活干,能多养人,就都值得鼓励。
“那就抓紧生产吧,咱们就当打品牌了,出厂价就定2毛钱。”
沈拥军说:“好的。就按您的指示办。我们科研所,今年重点研究方向是膏药,专治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痛的,这个市场前景很好,市场容量也大。”
“嗯,不错。好好干!”李东文继续给予鼓励。
神龙县,是一个12万人口的山中小县,李东文也没报多大希望,你们就折腾吧,能折腾成什么样子,就算什么样子。
去年县里搞了一个运输队,还是桃花仙公司赞助的。不少农户都学着桃花仙开始养山鸡了,农户们的鸡和蛋,多数都销往了州城和省城,这个运输队功不可没。
养十只鸡的收入,就抵得上种一亩田了,每家农户养上百十只山鸡,还是很轻松的,就相当于种十亩田了。神龙县,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八山一水半分田,养山鸡的确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曹金花县长去年主抓了山鸡养殖,还帮着村民联系销路,通过她的关系,供应了不少医院食堂和军营的食堂,让神龙的山鸡和鸡蛋,打开了销路。村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涌现出不少万元户。
让曹县长郁闷的是,养鸡刚刚有了点起色,就遭遇了禽流感这档子事。当然,神龙县并没有爆发禽流感,但还是影响了山鸡的销售,老百姓现在谈鸡色变,都忍着不吃鸡了。
曹金花去年还学着桃花仙公司种植木耳,但没有成功。不过却阴错阳差,鼓捣出银耳来,就是俗称的白木耳。银耳的产量尽管比木耳低,但胜在价格高,是很多女性钟爱的补品。
银耳的生长,需要湿润阴凉,不喜光,这些对于神龙这个山中小县来说,再合适不过。神龙农户的银耳栽培技术,已经升级到不用段木了,改用木屑了,不但产量高,而且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一个半月就能采收,每多银耳湿重能达到二两以上。
农户们都在山里搭建了银耳栽培大棚,一年能出产6到8季,每个大棚一季能产干银耳一百多斤,全年产量将近上千斤。
干银耳的价格能卖到每斤20块钱以上,一个大棚一年收入能达到两万元。
曹县长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银耳的价格。段木栽培的银耳,价格能贵一倍,但是生长周期太长了,一年最多只能出产两季,而且产量还低,太不划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