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玉知讪然一笑,也不知该作何解释,望着热闹的集市心中感慨。 “走,进去瞧瞧!” 一路溜达,到处皆是并州商会的旗帜,一番打听才得知此处竟成了经商之人的落脚点,张芹打通了一条往西的商贸之路,原本荒凉的小村子一夜间成了贫瘠中的绿洲,陈玉知相信张芹的能力,总有一天西凉将不再荒凉,那些奔走流浪的人亦会归于故乡,老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陈玉知此时深有体会,当初的一丝善念挽救了许多濒临破碎的家庭,事后故地重游,自然是欣慰万分。 有间书斋窗门敞开,传出了阵阵朗卷之声,“一味书斋”的小匾额并不起眼,却让陈玉知盯着望了许久。 花骨问道:“玉知大哥,这匾额有什么问题?” 陈玉知咳了咳,装出了一副文坛大家的样子,言道:“字里有真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孩童们念着《诗经》总有些有口无心的感觉,却让人听得舒服。天真年岁里虽不懂其中真意,但读者无心、听者有意,声声入耳亦能净心。 周若若坐在窗户旁,读着陆先生规定的诗经,时不时朝窗外瞥一瞥,解乏之余还能想想离开书斋后去哪里玩耍。这位置可是“千金难求”的绝佳观景之处,自己不惜用一串糖葫芦才与隔壁王家的木讷小子换来的,说来也奇怪,周若若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先生说孩童与爹娘都会有几分相像,但这王明白长了一脸麻子,傻愣愣的样子一点也不明白,反而像极了从前在村头拿着锄头的大叔。 东张西望后总得胡思乱想,一袭青衫不慎入了周若若的小眼里,她先是揉了揉,确认没看错后从小书案下站了起来,也不顾陆先生还在堂中,一溜烟跑出了书斋,喊道:“哥哥!” 小女娃换了身白净衣裳,扎了两条小辫子,陈玉知险些没认出来。他一把将小女娃抱了起来,就如当日抱着她回家一般,笑道:“若若,你娘亲现在何处啊?” 李溪扬叹道:“真是朋友遍天下啊,上到古稀老者,下到书斋女娃,真让人自愧不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