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万仞》


    第(3/3)页

    只见他非常自然的收敛表情,随后稍稍抬手,淡淡的说道:“范师免礼,请坐。”

    老者谦虚的点头致谢,小心的坐在椅子边沿,一声轻轻的咳嗽,宋掌柜自觉地转身离开,钱日生从此又多了一个差事——陪公子读书。

    公子不能向范老行礼,必须由钱日生来代替;每次上完课,钱日生要恭敬的向老先生磕头致谢;范老前来上课,他要事先将桌案布置妥当,为老先生沏茶添水。这是他新学到的规矩,也算是扶风对他的一种认可,他有资格当个“奴才”了。

    “今日学史。”

    范师父不带书册,双眼有些混沌,凹陷的双眼古井无波,但是钱日生知道对方一定是个极有学问的人,因为他讲书从来不带书册,开口就讲,声音沙哑平静和师父嬉笑怒骂的性子截然相反。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今天讲述的是三家分晋的故事,老先生沉浸在自己的讲述之中,先解释字义,然后开始旁引义中之义,再说相关之义,然后用一到两则反立证违,最后再回到主题,整整一个时辰,只讲了故事开端的一个小段落。

    钱日生觉得新鲜就在一侧旁听,跟师父教导他验尸相比,范老先生的课有些枯燥。

    故事里都是君王和大臣的对话,比路边书匠说的寡淡却胜在真实,原来大人物们说话都是“之乎者也”的,几个字就把意思表达了。扶风刚开始还正襟危坐,可过了一会儿就绷不住了,再往后已经显露出明显的倦容,甚至当着范先生的面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上午的课终于讲完,老先生丢出一个问题:“请公子细思,何为仁。”

    钱日生想了想,这的确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何为人?”

    可扶风的回复快的让他惊讶,他没想到整天喝酒听曲的公子竟然颇有学识,摇头晃脑的的回答着他听不懂的话语,什么“爱人利物之谓仁”,“博施于物谓之仁”,“仁者人也,亲亲为人”,表情颇为不屑。

    钱日生听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是仁慈的仁,立刻觉得深奥起来,对扶风也另眼相看。可范老先生眼皮无力的眨了眨,淡淡的说道:“我为公子所讲多为前朝旧事,都是老朽自己甄选整理的,读史可以知得失、明兴替。”他说着学史的好处,对公子刚才的回答是否正确却避而不谈。

    “范老做过史官?”公子眼皮一抬好奇的问道。

    范老双眼变得愈加混沌,拱手一礼慢慢说道:“史官微末,却冷眼旁观。人心呐,都在里面,望公子深思。”

    等范长安长袖飘忽的离去后,扶风切的一声,催促着钱日生赶紧把酒案端上来,嘴里嘀嘀咕咕的说道:“我以为是什么大儒,原来是区区一个史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