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印记之塔》


    第(2/3)页

    所以,很遗憾,这部分读者的选择在我写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

    这就是三观不同,说的上纲上线一点,这叫唯物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分歧,当然,一个作者的臆想,还远远达不到非要跟读者分个是非对错的程度。

    只能说,那部分读者是看不到后面关于他们所想象的那个社会形态出现的部分了,施法者当然不能彻底脱离社会,因为所有人都可以是施法者不是吗?就像所有人都可以学数学,只在于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罢了。

    好了,这些东西都是愿意看我感言的书友们明白的,就不啰嗦了。

    说说戚远吧。

    这个主角,写到中期的时候我就不太满意了,因为写不长,他的基础太高,设定上就是一个天才模版出场,类似于千万人里挑一个那种,所以中间不存在升级的,那些与神祗不在一个层次的敌人,都不过是拿来给主角锤炼战斗技术的,所以这书里基本不存在升级,可惜没升级就没什么特别曲折的故事,我总不能一个法术一个法术的,自己去建几何模型,然后像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样写解题过程……

    可惜这就是主角的升级了,在我的设定里,杀戮得来的经验值都没什么大意义,各个职业都要通过磨炼技艺来升级,就像我们二三十年前的钳工一样,你是三级还是八级?自己练吧!

    要知道八级钳工的主要工作是制造模具,是为其它钳工制造范本,这比DND里的传奇丝毫不逊了,只不过就是战斗力的不同而已,不是吗?想必家中长辈有产业工人经历的书友们,是可以理解到当年八级钳工需要的除了苦练之外,还需要多么强大的天赋的。

    所以当我想要借由主角的经历,来说明我设定的虚幻世界时,就不得不考虑,一个什么程度的主角可以承担如此重任了。

    天赋成了绝对不可忽视的要素,于是我决定舍弃升级,大不了少点字数而已,人总是要有所放弃的。

    但是当我写到四十万字的时候,我发现戚远的天赋还是给低了,这才是令我最不满意的地方,他不可能在身为人类的情况下,真正触摸到世界的真实的,除非他是一个神祗,还不能是普通的神,至少也要是类似于我描写的那个“博卡布”的层次的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