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节 人工智能-《印记之塔》


    第(2/3)页

    若认真分析,似乎“种族歧视”的心态已经深入到了绝大多数现代人类的潜意识中。

    好在戚远在少年时期特立独行,青年时期又受到老一辈学者的引导和积极影响,思维上所受到的复杂干扰极少。

    人工智能的创造工作,不会引起他在种族、伦理等等社会学领域的担忧,只会像为了现实需要而攻破了一道数学难关一样,令他感到兴奋。

    事实上,若有人认真同戚远讨论所谓的种族问题的话,他多半会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去做分析。

    比如以人类目前所发现、所能接触的一切事物来讲,全部都是由分子、原子、微粒子组成的,从根本上来看,大家没有区别,特别是世界融合以前。

    不要说人类之间的种族歧视了,哪怕是一块公认的死物“石头”,难道就与人类在根本构造上不同了吗?

    再从宏观上讲,人类自命不凡多以自己的能够思考、能够制造、能够主动为依据,可是这些终归是运动的某种表现形式而已,哪一样也别想脱出藩篱。

    那么世界内的什么不会运动呢?宇宙范畴来讲,那是无物不动的!

    幸好没有哪个喜欢纠缠于此的人能够凑到戚远跟前来,跟他认识一下,否则除了偷换概念、答非所问,都别想跟他讨论下去。

    支持种族歧视的根本原因,说穿了还是想要证明自己的“特殊”与“优秀”,在没有什么有力量的证明方法时,找个贬低对象来做对比,是最方便的。

    可是真正自信的人根本不屑于去证明自己有多优秀、多特殊,凡是有类似想法的,都还距离“自信”有着相当距离,将他们称为色厉内荏才最合适不过。

    而戚远又是个自信到了自负程度的家伙,哪怕被梦蛹、埃盖马尼、博卡布这样的神祗级别的存在,打击了这么多次,也没有能从根本上扭转他的心态。

    毕竟他是敢以凡物的身份,直面“神祗”,而且活了下来的,不是吗?

    所以制造人工智能,创造由人类主动而为的,又一个全新的种族、全新的生命形式,对于戚远而言,就是一次纯粹的学术开题,只不过题目很大,需要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同时付出自己的巨大努力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