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节 大融合-《印记之塔》


    第(2/3)页

    而在此之前,人类只能在星球地表,依托类似堡垒级这样的封闭式城市综合体,在极小的一块土地上生存。

    这样的殖民,与太空中不断航行的堡垒级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说,既然改造难度大、时间久,不如直接找高度类似地球的行星好了。

    茫茫太空中,高度类似地球的行星一定存在,而且绝对数量还不会少,但想要找到它们,就不是目前仅仅掌握了十倍光速效果的旅行方式的人类,所能轻易做到的了。

    很可能,距离地球最近的“双胞胎”兄弟,就要远隔上万光年!

    而没了迫在眉睫的外敌逼迫,地球、太阳系的寿命都是以亿年计算的,相对于人类区区数十年的寿命,实在是没必要立刻踏上寻找新家的旅程。

    人们完全可以等待,等待更加强大的奥术和科学技术,或许数百年后的人可以瞬间传送成千上万光年的距离。

    而现在就迫不及待踏上旅途的人们,可能因为总体数量少,产生的优秀人才少,脱离了大群体的知识碰撞,几百年后还在为前往一万光年以外的目的地奋进着。

    这些都是非常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进入信息时代后,人类的各学科越分越细,发展却越来越快?

    正是因为知识的高速传递与碰撞,为尖端的各个人才节约了更多的时间,使他们有条件将精力尽可能用在自己最擅长的方向上。

    再多的人选择返回,也会有人继续离开,但总归会有消息传来,那些择地开拓的人同样值得敬佩,无论如何也是为全人类扩展了栖息地,将来再发生任何灾难,都要比现如今更从容,种族灭绝的可能性更小。

    根据传回的消息,几个选择近点开拓的堡垒级,都有附近的更多堡垒级的支援,他们汇聚到一起,共同对目标星球改造开发。

    他们往往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共同经历了灭顶之灾后,人们很默契地选择抛弃过往的矛盾和成见,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能够形成这样的局面,其中因奥术而引发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的生产关系崩溃式更新换代,或许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