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节 抽象与具象-《印记之塔》
第(2/3)页
可那并不是实物,很明显它与其它几个字符都不同,戚远更愿意将之单独分类。
如果要更详细地说明“等号”到底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它作为“定义”、“概念”,更纯粹,只能依托于极抽象的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而存在。
相对来说,无论是“一”、“二”、“加”,虽然同样具备“概念”的特征,但它们的存在形式更加多样,脱离了本来面目,依旧可以被轻松表述。
或许“加”这个字符,同样可以这样看待,但事实仍有不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可是一个苹果加一个梨,等号后面还能简单写个二吗?
显然等号不能写了,要写等号会陷入更为复杂的逻辑证明。
而加号可以写,随便写,不需要证明什么,只需要思考要不要“加”而已。
这与点和轴之间的关系多么相似,点与点之间可以看作是“加”的关系,而点与轴之间,便是“等于”的关系。
它们有着共同点,有着相交的部分,同时又各有特质,互不相容。
戚远稍稍松了一口气,无从下手的“教材”似乎被他找到了切入点,这就足够感到欣慰了,毕竟以凡物的存在,获得了窥探神祗的知识的出入证,已然极为难得了。
但是还有一个“原点”,那被称为原世界的点,到底怎样认识?按照博卡布给出的“模型”,它是创造一切的起始,似乎就是地球现代神学流行已久的“神创论”、“一元论”的翻版。
博卡布作为神祗,如此认识世界,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在遇到戚远,通过戚远的一部分记忆,知道地球之前,就与地球的神学有过接触吗?
戚远知道地精**师一直持有着博卡布的神徽,而且在尝试呼唤,但从未成功过,按理说,博卡布距离地球那么远,是不当接触到那些甚至没能诞生“神祗”的神学的。
可是戚远又不太自信,博卡布跨越数十光年,顷刻间出现在地月系,在黄馨消失后,扶正地月系绕日轨道的威能,让他意识到,距离似乎并没有地球学界此前所估计的那么大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