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怕,他是不止一次运载商人货物,走海路抵达辽东半岛了。 既然商人货物能抵达辽东半岛。 那海寇、山贼、后金部队,同样也能够绕过大明的陆地防御圈,走海路逼近京畿北平。 老朱家二百多年的海禁、抑商政策真是实行了个寂寞。 在绝对利益面前,这两条国策就是个笑话。 只能限制那些听话顺从的百姓,对稍有些实力、胆量的商人、船夫、海寇山贼、乃至后金部队而言,这两条国策都形同虚设。 大船靠岸停稳。 五十余人的小部队徐徐离开。 走在最后的朱慈炤将袋黄金放在船老大手中。 “多谢船家了,这些是报酬,请收好。” 金钱当前,船老大笑的是双眼眯成了缝。 “多谢,多谢……少爷!” 船老大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一眼就瞧出朱慈炤并非寻常人物。 而且,朱慈炤所率领的五十余人小部队,从行走吐息就能看出,绝对是军队行伍之人。 不过,出门在外,只为求财。 钱到位了,船老大根本不会点破对方的身份来历,甚至看在那沉甸甸的金子份上,还多叮嘱了几句。 “少爷,别怪我这个老家伙多嘴。” “如今的辽东半岛并不太平呐。” “山贼海寇、地方官僚、乡绅贵族以及后金势力,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当然,主要的大城市还是太平的……少爷你尽量在大城市驻扎,而不要孤军深入,在野外逗留太多时刻。” 朱慈炤点点头。 “谢船家了。” “我记下了。” “这锭金子,算是谢礼!” 朱慈炤笑着又递出去一锭十两重的金子表示感谢后,目送着千恩万谢的船老大,再度驾船离去。 望着消失在海平面的大船。 朱慈炤内心有些恶趣味。 虽说自己那位便宜父皇并未知会辽东一带的官员……当然,主要就是最为安全、仍然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广宁府……但是,广宁府的官员,肯定会认为自己会在他们的地盘建藩王府。 嘿嘿。 只怕他们早就已经候着了。 嗯。 让他们候着吧。 小爷我脚下抹油,溜到辽东半岛咯。 对朱慈炤而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