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良久以后,还是李泰打破了书房里的僵局。 「姐夫,父皇让您实话实说,切不可言过其实,现在开始说吧!」 李泰拉住薛仁贵的手,轻轻拍打薛仁贵的手背,算是安慰薛仁贵,被父皇痛骂一顿的委屈了。 薛仁贵也是有点小脾气的人。 但凡神勇过人的武将,岂能没有点小暴脾气。 只是,在李世民和长孙太后,以及魏王李泰面前,薛仁贵实在是暴躁不起来而已。 突然间,薛仁贵灵光一现,反正自己一人所言,岳父大人愣是不相信。 既然如此,那好吧,让王玄策和席君买来。 他俩可是陛下身边的左膀右臂,很多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王玄策和席君买全部知情。 想到这里,薛仁贵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魏王殿下。王玄策和席君买,二位将军乃是陛下亲随,关于南水北调之事,他们二位将军,知道的更为详细一些。」 薛仁贵话音落地,李世民,长孙太后和李泰,竟然齐齐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仁贵所言甚是,来人,传王玄策,席君买二人,前来书房觐见。」 李世民一声令下,亲卫恭敬的领命而去。 这个时候,李世民质疑的怒火,竟然莫名少了许多。 若是薛仁贵所言非虚,怎么可能再让王玄策和席君买,过来打自己的脸呢? 如果是三人串通一气?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王玄策和席君买的为人,李世民还是非常清楚的。 遥想当年,王玄策和席君买,先后被自己的好大儿,收留在城南的庄园里。 为此,李世民专门动派李君羡,命令百骑司暗探,对二人的身世进行了彻查。 事实证明,无论是在长安城还是在轮台城,王玄策和席君买对李根都是忠诚无二。 更是在反击吐谷浑,和攻克波斯和大食之战中,立下不世之功。 王玄策和席君买,很快便来到书房门口。 「来,来,二位将军,随便坐。」 李世民招招手,和颜悦色的开口说道。 「末将,多谢太上皇赐座!」 王玄策和席君买,恭敬的施礼道谢,然后分坐薛仁贵左右。 这个入座的方位便很明显了。 他俩是以薛仁贵为主心骨的。 李世民瞬间便明白,此次三人率军出征,想必这都是自己好大儿的安排,让薛仁贵为主帅,王玄策和席君买为先锋。 对于这些,李世民并不在意,薛仁贵确实是非常难得的大帅之才。 眼下,最让李世民困惑的,乃是南水北调工程,是不是真如薛仁贵刚刚所言。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 非常之严重。」 王玄策和席君买话音落地。 李世民,长孙太后和李泰,三人的眼睛,再次瞪的熘圆。 母庸置疑,这事情是真的,比针尖还真。 他俩说的和薛仁贵说的一般无二,而且透露的信息更多一些。 李世民嘴巴张的熘圆,好半天没有合上。 现在即便是一只蛤蟆,也可以轻易的蹦哒进去。 「为何如此重大的工程,竟然让程处默去督办?」 「朝中难道没人了吗?」 李世民实在无法理解。 一想到程处默,李世民就头疼。 那个***,和他爹程咬金一样。 就他娘的是个滑头,表面上看着老实巴交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自己都被那小子忽悠了好几次,而且每次还都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回太上皇的话,此次南水北调之工程,陛下圣旨一出,布告天下,百姓们彻底沸腾了。此工程,可谓是举全国之力,程处默不过是扬州线的总工程师而已,上面还有巡查督办组,监督程处默的每日工作进度。」 「而且,扬州线投入了大量先进的车辆和设备,大型挖掘机,大型推土机和大型装载机,已经在扬州就位。」 「附近百姓,包括整个江南道,附近的河北道,河南道,甚至就连陇右道,都有百姓自发前往工程一线。」 「末将前赴东海岸的路上,就亲眼目睹赶着马车,去支援南水北调工程的百姓……末将响起陛下口谕,我们大唐有全天下最好的百姓,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再艰巨的工程,也一定能够成功,只要是为人民,为百姓谋利益,谋福祉,百姓们能舍命相助……」 王玄策和席君买的话,让李世民双眼泛红。 长孙太后也是激动不已。 呼!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注视着李泰开口说道。 「青雀,永远记住你大哥这些话,大唐永远全天下最好的百姓,无论什么时候,要对百姓们好。」 「南大陆疆域之大,远超原本大唐的疆土,未来一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青雀,责任重大啊。」 李世民红着眼睛,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大哥口谕,儿臣铭记在心。」 「嗯…」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双眼再次往薛仁贵三人看去。 「仁贵,岳父刚刚错怪你了,是岳父不好。晚上岳父亲自为你烤全羊,算是对你的补偿。」 不得不说,有一说一,李世民确实是个知错就改之人。 这一点,做为一代帝王,非常之难得。 「岳父大人言重了,莫说是您,小婿初闻此事时,也是满脸的不相信。」 「至于烤全羊,小婿以为,岳父烤的,肯定非常之香。」 哈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开怀大笑起来。 爽朗的笑声,算是掩盖一下,自己的尴尬。 浅饮一口茶水后,李世民再次开口说道。 「以举国之力,从扬州开始的话,寡人以为,五年之内,可行!」 没想到李世民话音落地,王玄策来了一记神补刀,让李世民差点打翻面前的茶杯。 「启奏太上皇,其实还有一条汉口线,陛下言称,汉口线才是难度最大的一条线。」 「还有一条汉口线?」 李世民,长孙太后和李泰,几乎是齐齐脱口而出。 一条扬州线,已经不可思议了,即便是举全国之力能在 五年内完成,那也是非常之紧张的。 眼下,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