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永济渠南口,船只密密麻麻的堆积在一起。 从运河进入永济渠,需要在这里排队。 如今的朝廷在秦王等人的推动下,鼓励发展商业。 朝堂上下,对商人的盘剥和歧视少了很多,这极大的推动了商业发展。 北去上京的货船,将永济渠入口塞得满满的。 这里有三条河汊子,本来可以停船驻留,能极大的减轻主河道的压力。 但此时这三条条件很好的河岔,却只有寥寥几条船。 一条北上的客船见这里清静,便向这边靠近了过来。 这船靠过来时,并无人阻拦,但当船一停好,下了碇石。 立刻便有三艘小船从河边柳荫底下窜了过来, 这三艘小船将客船团团围住,船上的人全都穿着帮会统一的衣服。 “停船交钱!” 为首的一个年轻男子喝道。 客船东家赶紧出面,拱手道: “这位好汉,为何这里还要收钱?” 那年轻男子身边的一个喽啰叫道: “这几条河汊都是咱们正气帮的地盘,运河是朝廷的,这河汊是正气帮的。你在咱们地盘停船,怎么能不交钱?” 客船东家暗地吐槽: 这河汊是天然而生的,凭什么就成了你们正气帮的地盘? 这河道明明是大家共有的,凭啥你在河边划几个船位就能公然收费? 那年轻男子嘴一撇: “停船费五十两,咱们不是乱要你的。咱们是定州官府和正气帮河道共建管理会,是官面上的人,你懂不懂?” 五十两? 客船东家大吃一惊,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他心道秦王和镇南王都要求各地善待百姓,减少苛捐杂税 你们张口就是五十两,活活的敲诈勒索! 这时客舱中一个女子闻言,带着侍女走了出来,问道: “耿叔,出了什么事?” 这女子乃是江南道沈家的人,叫做沈淑曼。 沈家也是读书经商之家,一方面有人读书科举,一方面有人经商富家。 积累上百年,也是江南大户之一。 沈家虽比不上苏家,但也算望其项背,抬头能瞅着人家的肩膀脖子了。 但这一年情况大变,苏家腾云而起,已经成了江南道乃至全国的商家巨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