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臣以为法不可废,但法可酌情。” 就在朝堂安静的落针可闻的时候,却是突然又有一人从朝班之中站了出来。 此人甚是面生,面白无须,那张比较柔和的脸上带着几分淡淡的傲气。 朱允熥盯着这人看了几眼,却是没有什么印象。 随即摇了摇头,笑问道:“具体说说,什么叫做法可酌情。” “是,陛下!”那人面色一喜,躬身回道:“正所谓依法治国乃强国之策,可往往法律在很多时候是死板、呆滞的,就比如一个男子因为母亲受辱而亡,但仇家又位高权重,他无法在法律之上找到公平自己前去杀了仇人,这种情况若是按照法律就应该处死杀人者。 但若是处死杀人者,那谁又替他受辱而死的母亲申冤? 故而臣认为法可酌情……” “秦王几位殿下的情况也正是这般,虽几位殿下铸下大错但毕竟此事本就牵扯皇家内务,故而在依照法律的同时也应按照陛下的意思处置。” “这样既能做到依法,但只要不是处罚太轻,也不至于违法。” 话语稍停,那人的目光在开济和詹徽几人身上流转片刻后,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所以藩王之罪可陛下一言而决,但在背后撺掇几位殿下的那些人却是必须要遵照法律进行公正判决,这样才能给天下人竖起法律为公的大旗。” “哈哈哈!好,说得好。”朱允熥一时没忍住,大笑出声。 他没想到朝堂之中竟然还有如此能言善辩之人,关键他这几句话看似谁都没有得罪,可却是有指鹿为马的意思。 藩王造反正经的可是天下事,经过他这么一说就成了皇家内务了。 关键你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反驳,属实是有几分诡辩的本事。 笑过之后,朱允熥盯着那人问道:“爱卿姓甚名谁,如今官居何职?” 不是开玩笑,朱允熥是真不知道此人是谁。 朝廷改制后,这段时间本就有许多官员调动,所以他不知道也很正常。 朝中许多官员也将目光投向此人,疑惑者众多。 那人微微扬了扬下巴,似乎很是享受这种感觉;但又是非常识时务地躬身道:“回陛下,臣名公孙拙,如今在外交部任职员外郎。” “公孙拙,名家之人?” 不知是谁,在话音落下的瞬间突然惊呼一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