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准备武力征税,设西厂-《红楼第一狠人》


    第(3/3)页

    “如此,就可以和各级官衙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欠税大户是一贫贱之民,乃至没有人的假户,朝廷派去的人也可以让朝廷及时知道。”

    贾琏回道。

    “如何防止朝廷派去的人不积极征税?”

    承宣帝问道。

    “火耗归公!”

    贾琏回道。

    “具体怎么说?”

    北静王忍不住先于皇帝开口前问道。

    “火耗归于公库,作为养廉银,而且在正税之外,立为固定比例,征税越多,各征税官兵分得的养廉银就多,他们自然会积极征税。”

    贾琏回道。

    “如果他们过度征税,当如何?”

    承宣帝这时候问道。

    “各级官衙自然不会愿意看见征税者把自己辖内的民财尽皆掠夺了去。”

    贾琏回道。

    “照你这个意思,其实是将各级官衙收税之权统归朝廷中央,而地方各级官衙不再负责征收税赋,虽说这样的确利于保证朝廷税收,但也加大了朝廷开支,朝廷又得多养不少专门征税的官兵。”

    北静王道。

    “大康国情决定了朝廷必须增加机构和官员。”

    “宋朝之弊是冗员、冗兵,可我们不能矫枉过正,而过于省员、省兵,必须增加的官衙就必须得增加。”

    “而且,我们所增加的官兵和宋朝的冗员冗兵不同,宋朝冗员冗兵多,是因为不做事的闲官闲衙门多,可我们应增加的皆是实际需要的。”

    说着,贾琏就道:“陛下,以臣愚见,治国不能胶柱鼓瑟。何况,单设一征税衙门,所增加的开支,相比于可以增加的税收,只怕也算不了什么,何况,若让火耗归公,也算是以朝廷的名义给了一火耗标准,将来谁若在这基础上再加火耗就得算不合国法朝纲了。”

    承宣帝点头,问:“这衙门取何名为好?”

    “西厂吧,得让豪强大户一听名字就闻风丧胆。”

    7017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