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都怪你都怪你!” “哎哎哎,这也能怪我的啊?” “你要是不把报纸拿回来,我就不知道呀……” “开始掩耳盗铃了是吧?就算我不把报纸拿回来,大家也肯定知道了呀,然后等你明天去到学校,岂不是更加想死掉了?” “……!!!” 对哦!明天还要去学校呢!! “嗷嗷嗷!我不要去上学了!!” “……那行吧,反正你也保送了,不去就不去了吧,我跟采苓去好了。” “??我要去上学!” 知意嚷了一声,但很快又嗷起来:“那上学怎么办呀……” “大办特办!” “嗷嗷!” “别嗷嗷了,赶紧吃饭了。” 方为回去厨房,将剩下的菜炒好,等方为和采苓上桌之后,趴在沙发上郁闷许久的知意这才忙不迭地跑过来,闷声哐哐地扒饭…… 还好今天是周末,但明天还是要上课的,而且过没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了。 等期末考结束后,方为三人也就正式要成为高三学生了,至于暑假是不要指望了,期末考完休息五天,立马就要开始补课,而且从高三开始,以后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也变成只有周日半天。 拿到新概念作文全国一等奖后,同为举办方的清北复交也纷纷给柳知意抛来了橄榄枝,是保送。 可以说,知意是目前一中里,唯一还在读高二,但其实已经考上大学的人了。 她的目标学校是复旦,不仅仅是因为方为和采苓要考复旦,还因为她老爸以前也是复旦的,从白潭中学到璇珠一中到复旦,都是她老爸曾走过的路。 只是少女似乎更加青出于蓝,才不过十八岁就已经是成名的畅销书作家,甚至还是保送进去复旦的。 若是知意真的愿意,她甚至都可以提前毕业了,但一中方面还是挽留她继续读完高三这年,主要也是因为知意很有机会再给学校拿个文科状元嘛。 柳知意自己也没想着要提前离开学校,反而在没有了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全身心地经历一次高三,对她的人生也是一场很珍贵的体验,毕竟她是写青春的,这种切身的体验和生活素材是金钱都买不来的。 本以为还能隐藏在人群中偷偷当个观察者,却没想到一则新闻稿会将她捂了许久的小马甲给暴露了。 啊嗷嗷嗷……! 事已至此,晚上一起睡觉的时候,方为便好好地安慰了一下她。 “……你、你可不可以不要一边喊着小作家、然后一边……嗯……” “就要。小作家~小作家~~咱们家登上新闻报的小作家~!” 在方为巧舌如簧的贴心安慰下,难受了许久的知意终于憋不住了,痛快地大哭了一场,将这一周来积压在心头的压力全都释放…… 少女红润润的俏脸,睫毛上还挂着哭过后的晶莹,方为拿着热毛巾,贴心地给她擦擦眼泪。 果然有什么事情哭出来就好了,哭完之后,她总算也可以跟早就哭完呼呼大睡的采苓一起,窝在方为的左膀右臂上安睡了…… …… 跟方为料想的一样,对于柳知意登上《青年时报》这件事,学校方面那是大办特办啊。 这可不就是天然的教学宣传素材么! 不止是学校方面,连本地的新闻报纸也都没放过这么一个热点新闻,第二天的璇珠日报就转载刊登了《青年时报》关于柳知意报道的这篇文章,毕竟这可是咱们市里的小名人啊。 在萌芽的鼎盛时期,要想捧红一个新人真的不是难事,在萌芽和沪海文艺出版社的推波助澜下,关于‘十八岁女生从初中开始写作,高二就已经成了畅销作家’的相关新闻报道,霎那间铺天盖地都是。 即便这年头信息传播的慢,但在这么多媒体媒介的宣传下,才不过半天之余,几乎整个璇珠一中的师生,都知道高二三班出了个畅销书作家了。 校长办公室的电话都快要被媒体打爆了,纷纷请求拿到柳知意同学的独家专访。 对此,校长也是乐开了花。 “这个嘛,还是得先问问知意同学的意见,知意同学平日里学习刻苦,眼下就要上高三了,我也不好替她做主安排……” “李校,那我们想对您做个访谈,想了解一下贵校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您看有时间吗?” “有的有的!我们学校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 平日里上学从不磨蹭的知意,今早都磨磨蹭蹭的,平时喜欢走在方为右边的她,今天都躲在方为和采苓的后边,也不看路,生怕别人注意到她,然后认出她来。 “小柳!你看报纸了吗?你上报纸了!”小区便利店老板说。 “小柳!你、你竟然就是南风啊?我一直有在看你的书!帮姐签个名好嘛?……不用钱不用钱!今天这顿早餐姐请你们了!”阿芳包子铺的芳姐说。 这年头的青春文学畅销作家跟偶像也没啥区别了,柳知意从来没觉得自己这般耀眼,好像走到哪里都有人能认出她来似的。 “哈哈哈,错觉啦,能认得出你的本来就都是认识你的呀。” “呜呜……” 话虽如此,但人在心虚时,还是感觉全世界都在看着她,以至于少女这一路走来,俏脸都是通红通红的。 外头还好,到了学校之后,这样的情况更甚! 毕竟少女常年文科第一,照片是挂在光荣榜上的,加之人又长得漂亮,现在又有新闻加持,说是全校师生都认识她也不为过了。 从校门口一路走进来,便一直都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学生朝她看过来。 哪怕有些没注意到她的,在身边同伴一声惊呼‘快看快看!是柳知意!南风!’后,便也都齐齐看了过来。 第(2/3)页